资讯 >> 房产资讯

卑诗省或强推炒房税、1改3,开放AirBnB?

| 2022-10-09 17:57

近日,卑诗省唯一省长候选人尹大卫(David Eby)高调推出“提高房屋可负担性”的竞选纲领,承诺如果当选,他将统一目前各市级不同的房屋政策,在全省范围内快速推进“中产阶级负担得起的住房”。


T.jpg



新住房政策纲领重点:

  • 征收炒房税(Flipping Tax)

  • 落实省级住房许可“一站式”办理措施;

  • 提高城市住宅密度,简化、加快公寓建设审批流程;

  • 允许“一栋独立屋改三套住宅”,推进“第二套间”全省合法化;

  • 取消共管物业对租赁的限制;

  • 保留老年公寓为老年人专用的权限。

首先说刷爆朋友圈的新式炒房税。

其实,炒房税(Flipping Tax)是房产交易税的加码,也就是原来持有物业一年转卖免税延长到了两年。但神奇的是,这个税种从根本上剔除了持有一年免税政策,把征税额度分布在2年内。也就是说,你持有物业两天后转卖是一个税率,半年内转卖是交一个税率,一年是一个税率, 一直到两年,才可以盼到全额免税。

归根结底,征收炒房税的目的就是延缓物业上市买卖时间,与空置税携手,层层加码,增加出租房供应。

妥妥的“剥夺业主持房自由权利终身”。

其次,预备高层主张:“取消共管物业对租赁的限制。” 就是给目前禁止出租的物业开放出租权限。

但是,租赁限制中除了出租权限,还有饲养宠物,短租等权限,一旦彻底开放,房东招租时便不能拒绝饲养宠物的租客,而且Airbnb可能遍地开花。

关键,物业大楼是否允许出租应由业主投票决定,而这种政府层面强制开放租赁的态度是“剥夺业主持房自由权利终身”+1,  未必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不管是“炒房税”、“增加住宅密度”,还是“取消共管物业对租赁的限制”,从预备高层许诺的重点中暴露一个问题,也就是卑诗省房屋供应严重不足。

那么事实怎么样呢?

根据官方数据,自2011年以来,租房家庭的数量增长了21.5%,而业主家庭仅增长了8.4%,也就是说租客可能超过房东2倍。其中,安大略省和卑诗省,租房人数增长最为显著。

2011年至 2021年间,Kelowna租房家庭数量增加了54.1%,Barrie增加了 47.7%,Oshawa增加了41.1%,Kitchener–Cambridge–Waterloo增加了 40.9%,Nanaimo 40.0%。

2011年25至29岁的人群中有44.1% 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但在2021年这一比例为 36.5%。30至34岁的人群中,房屋拥有率从 2011年的 59.2%下降到 2021年的 52.3%。

也就是说没有房的手持铁票的占大多数

更甚的是,预备高层希望统一市级房屋政策,这点虽然明面是希望各市在“民居自主扩建”上统一思想,但鉴于省、市泾渭分明,很难达成口径一致,最有可能“皆大欢喜”的是市级空置税全面开花。

目前在卑诗省,暂时只有在温哥华市范围内需要缴纳市级、省级两层空置税。如果大家动作一致,空置税x2在路上。

成人的眼里果然只有利弊。

至于“中产阶级负担得起的住房”可能是个误导,因为“房屋可负担性”的中心思想是解决那些根本无法承担租金的低收入或者无家可归者。这些人的特点是分分钟上街举牌,搭帐篷,占公园,而大部分中产只会老老实实搬砖,所以孰是轻重?

还用问吗。

最后,才是重点。

预备高层尹大卫这次高调宣布的政绩是其过去"房屋可负担性"的作为。但事实上,卑诗省房屋可负担性问题一直存在,而之前尹大卫上热搜的唯一一件涉及“房屋可负担性”实质性工作就是根据业主姓氏抓华人典型,一张嘴就是“华人炒房”,把所有住房矛盾转嫁到华人身上。

如果这叫作为的话,那么未来几年华人房东准备好被暴击

此外,同样是他管理的ICBC汽车保险是世界少数亏本的保险公司。ICBC汽车保险从2018-2021年每年巨亏十几亿,到了2022年传说已经填平赤字,莫非有神助?

有人认为,预备高层的决策或将影响整个卑诗省房产市场走向。

但预备高层上的尽管是新菜,却毫无新意。一边是象征性鼓励入市,一边是埋伏狙击房产上市和增加拥有物业的成本。

而通过加税是否能控制房价?

相信所有的卑诗省居民都已经体会到了,不管是外国买家税、空置税、投机税,对房价上涨的影响为0。

房价上涨时,草民说活不下去了;房价下跌时,卖家说活不下去了,嚷嚷着这样做是胡乱治理房市要崩溃的。然后,横盘了,有钱人发现市场停滞,组团抛售,草民才发现房子还是买不起。

而高层房改所有的智慧都在加税层面,没完没了,一地鸡毛。

包租姐的意思是,历史的规律是涨价完了才调控,控完了继续涨。按照房市的反射弧,预计加拿大房价在2023年底到底,之后触底反弹。

下面是一段针对住房可负担性人间清醒的留言:


T.jpg

上面这位仁兄说的是,所有人都不能靠入门工作岗位薪资来买房,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说:“机遇是留给准备好的人”。现在与70年代并没有不同。人们的确有居住的权力。但是,这是根据人们的收入是否可以承担租金和房价来决定的。(对于那些低收入的人)来说,可以从合租开始。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460号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150017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