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QFT (平方英尺)
A: 别墅,联排,公寓等。
A: 温哥华e家网立足温哥华地区,面向加拿大和中国,提供地产信息
网上调表表达意见
本周一起至12月8日,大温运输联线(TransLink)将进入公共交通收费复审第三阶段。在前二阶段内已收到43,000位民众反馈的基础上,运联呼吁更多大温居民前往网址goo.gl/ybkuqi填写调查问卷,表达自己对按里程数收费这一新型收费方式的意见和偏好。
运联政策发展经理Andrew Devlin表示,运联在经过数轮民意咨询后发现,大温当前按三区收费的方式并不受民众欢迎,有七成民众青睐采用乘车里程数多少的计费方式。
“每个区都很大,而且是人为划分出来的;从一个区进入另一个区,票价会猛然上涨;横跨两区的短途旅程也要付两个区的票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听到了顾客的声音,我们也希望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Devlin说。
推两套方案作第三阶段咨询
为此,运联将新型收费方式草案定为按里程数收费,并在第三阶段复审中对以下二种可供选择的收费方法征求民意:
1. 大温地区包括海上巴士(SeaBus)、天车(SkyTrain)和公交车在内的全部公交系统按旅行里程计费;
2. 海上巴士与天车按里程计费,公交车则维持按固定一种费率计费不变。
在两种新型收费方式下,海上巴士票价与横跨当下划区的短途天车旅程费用都将低于目前的收费。
运联初步计划是行程在5公里以内是一个费率,5公里以上则按公里数逐步增加费率,比起现在三段票的模式来说,有些短途乘客可能会少缴费用、有些人会多缴费,但最多也不会超过现在三区票的价格。
运联强调,如果采用统一费率的方式,会让整体票价增加两成,所以民众最不青睐这个制度。运联说,改变模式的初衷是希望让收费更公平,对运联整体车票收入没有影响。
此外,运联还有望为低收入或频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推出优惠收费方案。民众也可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运联政策发展经理德夫林(Andrew Devlin)周一就运联票价检讨(Transit Fare Review)的最新进展,向本地传媒做出说明。他表示,运联自去年开始,就相关议题展开首两个阶段的公众质询,共有超过4.3万市民参与,其中三分之二的民众倾向采用乘车里程数多寡的计费方式,以取代目前的分区收费制。
德夫林说:“目前比较随意的区域边界划分,以及区域之间显著的价格跳跃,令跨区短途搭客,需要支付两区的票价。 通过一年多的咨询,我们广泛听取意见,现在推出两套收费方案,供公众进行第三阶段咨询。”
最大的受益者将是短途跨区
无论最终采用哪一种方案,最大的受益者将是短途跨区,以及使用海上巴士(SeaBus)的乘客,而单区长距离乘客,则要多付票款。
运联同时还推出两大类车票品种,包括预付卡(Pre-paid Pass)以及封顶卡(Fare Capping),以及扩大顾客折扣优惠等选项,供公众咨询。运联至今已为该项咨询花费150万元。
新收费模式类似香港铁路
世界各大城市的公交捷运系统,各自採用不同的系统,大温运输联网目前的分区收费制自1984年开始使用至今。运联票价检讨方桉推出的两种以乘车距离的长短作为计算票价的标准,与目前香港铁路的收费方式有点类似。
而世界最大都会纽约市的公交系统,其收费方法就相对简单,一张捷运卡(MetroCard)便可,刷卡入站后,不论时间长短及距离长远,只要不出站,都只收取一次的费用;并且,在两小时内允许一次转乘。
不论任何方案 短途跨区客最受惠
大温运输联网票价检讨进入第三阶段(Phase 3),周一推出供公众咨询的两套收费方案,与目前收费制度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分区收费制,而两个方案之间的区别,在于巴士的收费。
方案一:天车、海上巴士以及公交巴士,起价均为2.20元,与目前相同;不过,搭乘天车及海上巴士超过5公里之后,票资随着距离而增加,最高达4.3元,与目前3个区的康百世卡(Compass Card)票价相同,而公交巴士则维持单一票价,无论距离长短均为2.20元。
方案二:天车、海上巴士以及公交巴士划一收费,起价降低为2.10元,搭乘距离超过5公里之后,包括巴士在内的所有票价随之增加,最高达4.30元(见图三)。
两种方案,除了起价略有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巴士的收费,不过无论最终采用哪一种方案,最大的受益者都将是短途跨区,以及使用海上巴士(SeaBus)的乘客,而单区长距离乘客,则要多付车资。
有学者提出:按车程计算车费不公平!
运输联线提出,更改三个区的收费制度,然后根据车程长短计算车费。
西门菲沙大学学者Gordon Price认为,有关建议对居住地点与车站较远的乘客不公平。
他指出,一些收入不高的人,因为楼价原因,而需要住在较远的城镇,或者远离车站的可负担房屋单位。如果车费是按车程长短计算,他们需要缴付的车费,将会较高。
相反,车站旁边的住宅,楼价通常较高,这些高收入的居民,反而可以享受较低的车费。他认为,这样并不公平。
运联现在提出的两个方桉,都是以公里量度车程,然后计算车费。其中一个方桉是应用在所有交通工具,另一个方桉就是不包括巴士,并且维持巴士不论距离,统一收费的制度。
这项收费要发生的惊人变化!会决定你将来在哪里买房子吗?